中国民航业尚未进入“百花齐放”时代

2013年06月24日14:41  新闻专栏  作者:邹建军  
事实上,在讨论市场环境与发展前景之前,最应该讨论的是这些地方性航空公司的背景,或者说是其股东组成。   事实上,在讨论市场环境与发展前景之前,最应该讨论的是这些地方性航空公司的背景,或者说是其股东组成。

  2013年5月6日,一则“关于拟批准瑞丽航空有限公司筹建公示”的消息,引发了人们诸多猜想。根据公示的内容看,云南景成集团是一家注册在云南省瑞丽市从事旅游开发、酒店服务、工程建筑、房地产开发、矿产品加工经营等业务的公司,拟筹建的航空公司公司申请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亿元,由景成集团独立出资。于是,人们纷纷猜测,“民营资本进入民用航空运输领域的政策再次放开?”、“这些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会怎样?”。

  正当人们还沉浸在对瑞丽航空的各种猜测与讨论中时,5月17日,民航局网站上又挂出了“南山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筹建青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公示信息。拟筹建公司申请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由南山集团有限公司现金出资人民币5.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55%;青岛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现金出资人民币2.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25%;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飞机作价出资人民币2亿元,占注册资本的20%。如果再联系上之前的内蒙古航空有限公司、大连航空有限公司,以及筹建中的福州航空等,在我国航空运输市场似乎又在上演一场“地方性航空公司兴起”的大戏。这是否意味着航空公司全面竞争、“百花齐放”时代的来临?一种亢奋的情绪油然而生。然而,当我们冷静下来,回顾过去地方性航空公司发展的历史,却又不免开始了对这些航空公司是否会“重蹈覆辙”的担忧。

  诚然,自2004年5月26日奥凯航空有限公司获得筹建以来,到2007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兴起了数十家地方性航空公司或民营航空公司。但是经过8年的“大浪淘沙”,那些曾经轰动一时的“航空公司”,早已成为历史。而顽强生存下来的航空公司,虽然规模上已今非昔比,但幻想轻松盈利也绝非易事。因此,面对今天纷纷兴起的地方性航空公司,其发展前景几何,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否会更好,或许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事实上,在讨论市场环境与发展前景之前,最应该讨论的是这些地方性航空公司的背景,或者说是其股东组成。除了瑞丽航空之外,其它已经成立的,或是筹建中的地方性航空公司,都有成熟航空公司的背景,甚至有些是成熟航空公司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从性质上看,这次新兴航空公司的筹建潮,并不能与2004年的新兴航空公司筹建潮相提并论。因为,无论市场前景如何,这些航空公司都会在其母公司的怀抱中成长,它们只是母公司的棋子,或者准确说是用以与地方政府交换更多资源的条件而已。

  至于市场环境,恐怕今天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数据来说明:2004年,全行业的平均客座率仅为69.6%,国内航线也仅为70.6%,但现在都超过了80%;2004年,全行业的航线只有1279条,但现在已达2300多条,国内航线也由1035条扩大到1847条。

  由此可见,经过8年的增长,无论是从市场规模上,还是市场范围上,我国航空运输都几乎翻了一番,市场需求保持着持续的大幅增长。但是在通航城市方面,国内航线的通航城市只是从140个扩大到185个左右,整体市场容量与运行保障能力已达到饱和状态;而近两年,行业增长速度也由过去的两位数下滑到个位数。同时,从竞争者的能力看,2004年的市场主体,除了四大航空集团之外,那时的深圳航空、上海航空等地方性航空公司还处于独立运营状态,在战略与市场竞争方面会对四大集团产生明显的牵制的作用。

  但在今天,深圳航空已被国航重组、上海航空也由东方航空吸引合并,市场上独立的运营主体屈指可数,市场集中度远远高于2004年。因此,对于今天的航空运输市场,无论是对新兴的航空公司而言,还是对于广大的旅客来说, “百花齐放”时代并未到来。

文章关键词: 民营航空 地方航空 中国民航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